Exness官网

节前高收益,节后就“变脸”?银行假期理财收益缘何出现“跳水”

Exness

  来源:华夏时报

  国庆假期结束,银行假期理财产品收益陆续“揭晓 ” ,不少投资者却发现,节前宣传中看似亮眼的收益率,在节后悄然“缩水”。

  “节前买入的时候显示7日年化收益率为2.99% ,没想到假期后收益到账,7日年化收益率降到了1.70% 。”10月9日,有投资者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反映。她所购买的招银理财一款日开型产品 ,在节前短短数日呈现较高收益率后迅速回落 ,10万元投入9天,实际收益为40.42元,“远低于预期 ”。

  刘美的经历并非孤例 。随着国庆假期结束 ,10月9日至10日,多家银行与理财公司陆续更新产品收益数据。记者注意到,节前被重点推荐的不少理财产品 ,节后收益率出现明显回调。例如徽银理财某款产品,截至9月16日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.96%,而截至10月8日已降至2.799%;平安理财某日开型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也从9月26日的5.30%回落至10月9日的3.57% 。

  收益“缩水” ,投资者感叹“没想到”

  上述投资者所购买的是招银理财一款日开型产品 。记者注意到,在9月29日投资者买入时,该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为2.99% ,而10月9日假期收益到账时已降至1.70%。注意到收益率下降后,该投资者查阅该产品历史数据发现,2.99%的收益率仅在9月24日至29日这6天出现 ,其余时间7日年化普遍维持在1.7%左右。

  “日开型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通常在1.3%-1.7%之间浮动 ,部分时点可能有所上浮,但几天后会回归正常水平 。 ”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时,一位招商银行理财经理解释道 ,“这种情况在日开型产品中较为常见,但收益率上浮的时点并不确定,我们通常建议投资者参考更长期的历史表现。 ”

  事实上 ,今年国庆前夕,银行与理财公司普遍以“假日理财”为主题,进行闲钱理财主题营销。但与往年新发节日专属理财不同 ,理财公司此次营销重点转向存续产品,主打“历史收益率”吸引投资者 。记者发现,部分被推荐产品近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2.01% ,多只产品近期收益率表现超过4% 、5%,成为节前揽客的亮点。

  成都智途思远首席研究员、金融学博士罗皓瀚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分析指出,“资管新规 ”后 ,理财产品的收益完全取决于其所投资产(如债券、股票等)的真实市场表现 ,在这种模式下,银行或理财公司无法再“创造”或“承诺”一个特定的短期高收益,产品长期稳健的业绩表现显得尤为重要。因此 ,银行推介已经运作一段时间 、积累了良好历史业绩的“存续产品 ”,相对来说有更强的说服力 。

  然而,不少投资者在节后发现 ,被“历史高收益”吸引购入的产品,实际收益在节后出现回落。除前述招银理财产品外,多款同类产品也出现不同程度收益率回调。

  如徽银理财节前推介的一款最短持有期7天的理财 ,截至9月16日,其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6.96%,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7.43% 。但截至10月8日 ,该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已下降至2.799%,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下滑至6.335%。

  平安理财一款持有期90天的日开产品,截至9月26日 ,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5.62% ,但一个假期之后,截至10月9日,其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下滑到了3.90%。

  假期理财重在资金过渡

  记者梳理对比发现 ,尽管不少产品收益率在节后出现回调,但也有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在假期前后保持稳定甚至小幅上升 。

  例如,北银理财某款最低持有5天的产品 ,截至9月19日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2.76%,而截至10月9日升至3.48%;中银理财某双债策略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也从9月26日的4.60%微升至10月9日的4.62% 。

  某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,银行假期理财以现金管理和短债类产品为主 ,主要投资于短期优质固收类资产。“即使在非交易日,底层资产仍可能持续产生票息收益。这类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让资金在假日期间也能获取收益,实现短期过渡 ,待假期结束后再做其他投资安排 。”

  他进一步指出,银行推荐的假期理财多采用T+0、T+1交收制度,资金起息和赎回到账速度较快 ,“相比之下 ,收益率的优势并不是投资者最核心的考量,灵活与稳健才是关键。 ”

  而针对今年国庆假期理财出现的节前收益率较高、节后收益率较低的情况,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轼剡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分析认为 ,主要由市场环境 、资金流动等因素造成。一方面是固收类理财产品主要配置债券等固收类资产,在权益市场表现良好时,受“股债跷跷板”影响 ,债市表现走弱直接导致产品收益回落 。二是节前部分资金涌入理财产品,但短期内无法完全完成资产配置,导致收益被“摊薄” ,产品收益率走低。

  “此外,部分现金管理类产品受投资策略影响,在产品成立初期收益较高 ,随着规模扩张和产品运作,收益会回归市场水平,因此如产品若刚好成立于国庆假期前夕 ,以上多重原因会导致收益有所下滑。 ”黄轼剡表示 。

海量资讯 、精准解读 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曹睿潼